本科生参观志友纪念林

发布者:石然发布时间:2015-11-11浏览次数:643

微雨濛濛,层云墨染,东大医学院14级创新班的学生手捧盛放的黄百合,前往雨花台功德园。与我们同行的,是南京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志愿者之友(志友)的几位成员,还有已捐遗体志愿者的家属,他们之中已有白发如雪者,却依旧目光炯炯、神采奕奕。

在墓园中几经转行,大家一路默默无言,忽而来到一处开阔地。周围林木成荫,一座红色大理石纪念碑巍然屹立于入口处正中央,前方是一片树林环抱的湖水,湖畔的草坪上在细雨中蒙上一层水汽,变得通透。纪念碑后便是志友纪念林的主体,边界由多座灰白色大理石碑以叠状围成,中央是莲花台状的黑色大理石地面雕刻。左右石碑为器官捐献者的烫金姓名碑刻,最内处石碑则刻遗体捐献者姓名,以时间为序,按年份录入。

同行的志友们非常有活力也很健谈,争相在纪念碑前合影、向我们介绍纪念林的来历。骆云奶奶说,现今的纪念林有15亩之广,曾经是古墓所在地,依山傍水,所以是风水宝地!石碑是从栖霞山运来的,造价不菲。听得出来,志友们对这一正式、庄严的纪念林感受到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骆奶奶还给我们讲了志友的故事。曾经有一位名为马世纪(音)的四岁小女孩,她的角膜等器官捐献给了三个人。每年,这三个受捐者都会到纪念林怀念她。还有一位即将成为新娘的护士余璐(音),却因车祸英年早逝,最终捐出器官延续了最终捐出器官挽救了他人的生命。这些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我们对志友的敬意油然而起。
参观大理石碑刻时,我们看到了所刻志友颂中的“三不两献”,吴良运爷爷向我们解释说,三不指的是不作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不立墓碑;两献,说的是捐献遗体和捐献器官。吴爷爷始终神态怡然,乐观又热情,岁月带不走他身上的青春气息。

从纪念林离去时,骆奶奶和吴爷爷又在冷寂的空气中开起了玩笑:

“看什么看!……”

“好看我才看!(我没看你,你不好看!)……”

“……”

一片笑声中,我们再次感受到志友们的活力与魅力。这种对生活无时无刻保持着的热情,无疑与志友们的奉献精神息息相关。
    医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志友的无私奉献。 医学教育不仅需要理论支持,更需要实践。正因为志友们的付出,医学生得以学习专业且科学的医学知识。同时,我们学习医学时更增加了一分敬重之情。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与东南大学医学院均受益于志友的奉献。纪念林的故事还在继续,志友的精神永存于此。   (李静波,438141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