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人工智能与高等医学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升级,2025年3月26日,“医路成长 至善讲堂”东南大学医学教师教学发展培训系列讲座在老师们的期盼中再次拉开帷幕。本次讲堂由东南大学医学院、中大医院和医学教育发展中心联合承办,医学院院长助理潘旻副教授主持。
特邀东南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张爱凤副教授作题为《AI智慧助教系统的应用与课程知识图谱融合的创新实践》的专题讲座。讲座聚焦AI技术驱动下的教学变革,通过理论阐释与场景化演示,为老师们呈现了智慧教育的前沿图景。
AI+教育:开启教学提质增效新纪元
张爱凤老师从“人工智能重塑高等教育”切入,引入当下高等教育领域在智慧教学维度的前沿理念,以东南大学的人工智能+教学平台为基石,系统阐述并现场演示了AI智慧助教系统的多元应用场景。该系统不仅为日常教学带来显著便利,更在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知识图谱赋能:病理学课程的三元协同新模式
聚焦医学教育特色,以病理学智慧课程为例,深入解析“师—生—机”三元协同的AI-OMO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端操作演示,直观呈现新教学模式如何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强大支持,如何通过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偏好,AI智能答疑解析如何助力学生更高效地获取知识,最终显著提升学习的获得感。张爱凤老师强调,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正推动医学教育从“标准化”向“精准化”转型。
全周期智能支持:重构教学闭环
针对教师教学实践,张爱凤老师分阶段阐释了AI技术的赋能价值:课前,借助 AI技术对学生前期课程数据和学习行为进行深入分析,精准定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为教学设计提供有力依据。课中,通过实时监督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智能学情诊断,同时运用智能化课程管理工具、增强课堂互动形式及可视化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与形式。课后,AI系统对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进行全面学情分析,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与完善,确保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准确评估,形成教学改进闭环。
构建知识图谱:夯实智慧教育基石
讲座尾声,张爱凤老师详细解读了课程知识图谱精准教育的设计理念与构建过程,这一环节为智慧课程的知识体系梳理和教学资源整合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对智慧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展望。
现场教师纷纷表示,该系统有效破解传统教学痛点,为革新医学教学模式、打造智慧化课堂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路径,极大启发了教学改革思路。学院将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向个性化、智能化、协同化方向发展,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医学人才不断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