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江苏】东大医学院首推“5+3+x”模式培养卓越医生
发布人:石然  发布时间:2016-02-29   浏览次数:1878

近年来,“医学博士不会开刀”等民间吐槽推动着高校医学教育的反思,自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以来,《意见》提出,各高等医学院校探索着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东南大学医学院26日下午发布了“医学生培养制度改革”新措,包括中德联合培养“5+3+X”医学高端人才,请院士为本科生开设精品选修课等。

  

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理念优先

“将‘生命的轨迹—生老病死’作为医学教育的一条主线,不仅培养医学生树立‘病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病’、‘病人不是一台有待修理的机器,而是具有生老病死双重属性的人’等理念,同时将‘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健康干预、治疗抉择、临终关怀’等素质教育贯通于医学教育全过程,这是我们首先要正视的。”东南大学校长助理、医学院院长刘乃丰说。

为此,东大医学院提出了基于“遵循生命轨迹、构筑卓越之梯-Ladder to Top”医学教育理念:医学教育要遵循“生命的轨迹(Life、Aged、Disease、Death)”,医学教育改革要以评估与改善体系(Evaluation & Revision)作为保障,而医学教育本身是为卓越医生的教育培养打造坚实之梯(Ladder to Top!) 

  

小班化案例教学,结课方式为面试答辩

另据了解,东大医学院在本科教育方面全面开设“基于临床问题”、小班化(10人左右)的研讨型课程体系,每届学生(大一到大四)完成8门研讨型课程、共学习30个案例,每一个案例均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人文、医事法律等内容。

“教师不再是‘从头讲到尾’的讲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东南大学副院长王立新说,“比如,我们给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案例是‘偷吃禁果之后’,比如根据‘最美妈妈’的事迹为案例让二年级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相关知识……学生自主提问,自发讨论,自觉研究,学习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贯彻到教学实践中,这对培养学生自主的习惯、终身学习的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王立新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课程最终结课时采用了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虽然这加大了老师们的工作量,但却是学生很好的锻炼机会,如何从容应对三五面试官组成的‘问题团’。”王立新说。

  

临床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推“5+3+X”模式

据凤凰江苏从东南大学获悉,今年,东南大学首次开展“5+3+X”本硕博一体化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德国乌尔姆大学和汉堡大学医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创新型人才。

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孙子林介绍说,作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东南大学对医学教育模式做出了新的探索。据悉,学生在学校进行“5+3”本科硕士课程学习和临床轮转,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经学校选拔,可赴德国合作院校进行科研训练2-3年,符合德国高校毕业要求后,即可获得德国MD或PHD学位。同期还可短期进入临床参观学习,借机了解德国医疗制度,学习国外医疗人文理念和临床实用技能。 

“通过这样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兼具了科研与实践能力。他们顺利毕业后,拥有了一个临床医生当具有的所有8个证件,即本、硕、博毕业证与学位证,与《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孙子林说。

 

院士为本科生开设精品选修课

另据了解,本学期,医学院将邀请了多名院士为本科生开设精品选修课。在26日晚首开课的是东南大学校友、兼职教授杨焕明院士,将就《基因组学》主讲8周,每周4学时。

这是一门博大精深且富有活力的新兴学科,课程是生命科学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医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程。

基因组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史。杨院士正是这一历史的参与者和中国方面的组织者,并在随后的十几年一直从事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教学和科普创作,因此对基因组学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体会和独到的见解。该课程将为东南大学医学院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国内外基因组学的发展历史、技术平台、瞩目成就的窗。(邬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