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志:从“东南”到西北,最美的风景在援疆的路上
发布人:石然  发布时间:2019-04-10   浏览次数:170


“去了伊宁,没有空去赛里木湖;去了伊犁,没有空去那拉提草原;去了哈密,没有空去白石头额;路过吐鲁番,没有下车;大美新疆,风景都在路上。”大美新疆,然而在援疆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林奇志看来,欣赏的风光总是在下基层的路上。

原本今年春节她已圆满完成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任务,为什么她又留了下来?她为新疆的妇幼健康事业都做了什么?近日,在中大医院素有“老黄牛”之称的林奇志再次踏上了援疆之路,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情系新疆妇女儿童健康的“老黄牛”——林奇志主任医师。

林奇志主任再次踏上援疆路

心系患者:传递温暖真心真情

当下达援疆任务时,中大医院妇产科林奇志主任医师主动请缨,“在哪干活都一样,让我去援疆吧!”2017年8月,她离开南京,惜别家中八旬高堂,远赴新疆,成为第九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被任命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大产科主任兼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开启了她的援疆生涯。

上门诊是她每周的固定行程,每周二全天是产科高危门诊,周三上午是遗传咨询门诊。林奇志总是早半个小时到岗,一坐到诊室座位上,便是一天。“因为新疆妇幼保健院肩负着保障全疆妇幼健康的使命,全疆的孕产妇的都会涌向该院看病,新疆又地缘广阔,病人千里迢迢来看病,我看到她们才能有个交代。”默默付出的林奇志说道。

林奇志时时牵挂着患者,她建立名为“支托起生命”的微信群,群成员都是危重疑难孕妇。不论在外地出差,还是在宿舍休息,打破时空界限,真心真意解答孕产妇在提出的问题,让她们倍感温情。一位患者在微信群里说道:“夜里失眠,想起了和您相处的一幕幕……在我失落时,你取下我的眼镜,俯身拥抱我;在我无助时,你说风里雨里,会一直陪我;多少次您深夜回微信给我,解答疑问安慰我……昨天大寒,风吹来却不觉得冷,原来您站的方向吹过来都是暖的……”正如林奇志的微信名“安全生产”一样,寄托着对生命的美好期望。

敢于担当:“凭我的经验,我能!”

2017年11月16日凌晨一点多,林奇志被急促的急诊电话叫醒。一位孕20周的年轻孕妇,因胎盘前置状态、胎膜早破而无法妊娠,正在进行利凡诺尔引产,但时间已经过去了5个小时,宫口却艰难开了2厘米,而此时阴道出血已达1200毫升,阴道出血还未停止。紧急关头,产科人员将病情汇报给了林奇志。驻扎在病房里的林奇志,二话没说,火速跑到手术室。

面对患者的这种怎么办?继续等?小剖宫?钳刮?哪种方案对病人最合适呢?“行静脉麻醉下钳刮术!”林奇志了解到病人情况后,做出判断。“宫口仅开2厘米,胎儿双顶径达4.7厘米,可以娩出吗?”此时有人提出异议。林奇志果断决策,掷地有声地回答:“根据我的经验,我能!”经过50多分钟的手术,患者阴道出血停止,宫腔清理干净,生命体征平稳,病人抢救成功。

又一危重孕妇安全生产

面对复杂病情和医疗风险,在诊治的关键时期,林奇志将病人的安危放在心头,依靠丰富的临床经验,没有丝毫的犹疑,一句果断的“我能!”,消除了所有人的顾虑,用娴熟的手术操作,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将病人损害降到最小。

这样的场景,在林奇志援疆期间经常上演,果敢决策、勇于担当的林奇志跟医护团队一起,一次次将危急重症孕产妇从死神手里夺回来。

“造血计划”:精心设计,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家队伍”

医疗帮扶,不仅是输血,更要造血。林奇志曾设想,“我能为新疆留下什么?留下的不仅是真情,还要有一支业务水平过硬的专业技术团队。”

在林奇志眼中,援疆不仅仅是看几个病人、做几台手术,而是要通过组织学习、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把医疗知识、技术要领、临床经验倾囊相授,切实把技术留下来,建立一支“带不走的专家队伍”。面对新疆妇幼保健院这样基础相对薄弱的医院,团队建设从基础抓起。规范病历书写、带教查房、组织学习临床指南、手术示教、推进新技术开展、参加指导产科急救演练……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对新疆的真情。通过她传帮带培养医护团队,“慕斯灵环扎带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技术已经成为产科医生可以常规开展的项目。

林奇志主任进行手术

在夯实基础后,更需打造特色精品。林奇志率先组织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多学科联合会诊,将危急重症孕产妇MDT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纳入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机构的评审内容,这对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危重症孕产妇的管理和救治有重要意义。

作为大产科主任兼产前诊断中心主任,林奇志还肩负着科室与医院发展的重任。“国家级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自治区产前筛查质量控制中心”、创建“孕产期保健专科示范单位”……每一个荣誉的获得、每一次奖项的申报的背后,都有林奇志带着产科同仁一同忙碌的身影。

倾囊相授:“魔鬼式培训”,实现1到14个的突飞猛进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低一直是医院的痛点,林志奇作为东南大学医学院的教授,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她看到这种情况,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她为全院住院医师订制了“魔鬼式”培训计划。

2018年3月8日至6月1日期间开展了住培住院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第一阶段集训,集训分为滚动式模拟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培训,22名住培住院医师全程参与了集训。林奇志总是先把练习题自己做一遍,然后再悉心地、通俗易懂地讲解给住培学员。“只要有点空闲时间,我就会去盯他们做功课”。门诊结束,手术过后,下班后……林奇志每周都给他们安排了紧密的培训课程;授课、培训、提问、模拟考试、讲解试题……林奇志总是精心计划、“变着花样”地鞭策他们要努力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2018年度全院共有7人达到国家线,7人达到新疆线。“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人数,由1人到14人的进步,这将是对医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娟娟介绍说。

加强师资力量,也是林奇志的心头事。在她的提议下,组织全院47位住陪师资,开展“微授课大赛”;为提升临床师资授课水平和保障教学查房质量,“教学查房考核”活动也同期开展,并担任督导和点评指导评委。

走过的路:足迹遍布14个地州,60多个县市

“我的工作模式是5+2,白加黑。前半周在医院,后半周下基层,全年无休。”伊犁、阿克苏、吐鲁番、和田、喀什……新疆14个地州,都有林奇志的足迹;哈巴河县、巩留县、新源县、莎车县、吐峪沟乡……60多个县市,林奇志的身影都曾在那停留过;义诊、手术、查房、指导、会诊、培训……甚至跑到乡级卫生所去督导,参加督导工作100多次,每次下基层,林奇志的日程总是“超负荷”。辐射范围从南疆到北疆,交通工具从飞机到汽车甚至步行,本就晕车的林奇志,却已习惯了这样的奔波,因为她知道有病人和基层医生在那里等着她。

林奇志下基层义诊

2018年4月5日,林志奇跟三位专家一起来到阿勒泰妇幼保健院。8岁哈萨克族女孩阿丽娅与林奇志的第一次眼神对视,就在这时。脑瘫后遗症让她明显有异于同龄孩子,蹒跚踉跄的剪刀步,让林奇志忍不住牵起她的小手,“脚后跟一定要跟着脚前,走一条直线。来,再来一次。”此后三天的义诊,林奇志都是从看望阿丽娅和陪她练习开始,矫正步态、教学汉语、手把手教写汉字……阿丽娅也成了林奇志在阿勒泰的牵挂,每次只要来到这里,总是来看看她。

林奇志教阿丽娅写汉字

基层不仅有患者等着她,医生也同样需要她。“全县只有8个产科医生,然而一年要生1万个孩子,医生力量严重不足,技术力量也相对薄弱,因此对他们加强培训,增强专业能力迫在眉睫。”林奇志是第一个针对全疆基层医生开展“孕产妇风险评估与管理”、“产前筛查技术”规范孕期保健流程培训的专家,培训辐射全疆数万名基层妇幼人,这将有利于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救治关口前移,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无论是40多度的酷暑,还是零下十几度的严寒,林奇志依然“跨过火焰山”,翻越雪山,总是一直在路上……

“老黄牛”:只会“埋头苦干”,不会说漂亮话

在中大医院妇产科,林奇志还有个称号—“老黄牛”,永远都是那个默默奉献、毫无怨言,一心只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在新疆妇幼保健院,她亦是如此,“只会埋头苦干,不会说漂亮话”。这是该院院长赵娟娟对她的评价。

“我就住在医院病房里,24小时待命,有需要随叫随到。夜班被叫是经常的事,有时候代值夜班只能白加黑连轴转。”林奇志者说道,如果不是有外出任务,也许几天都不会走出医院。“我不喜欢逛街,对吃也不挑剔,那就在医院里干活呗!”林奇志的语言是那么朴素实在。所以,林奇志总是那身休闲装束,轻便运动鞋是不变的标配,因为这样“方便干活”。

林奇志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对于大西北医院食堂的饮食,多少有些不习惯,但是她从不多说什么,在新疆一年多,人也消瘦了不少。医院同事看不下去了,纷纷邀请她到家里做客,改善伙食。

家国情怀:从“东南”到西北,服务全疆妇幼健康

有人说,援疆之路是一条注定充满挑战的路,为什么要走?林奇志回答,“为了新疆的发展、为了祖国的民族大团结,我到新疆来工作。我愿用我的知识、我的双手,尽我所能实实在在帮助新疆的妇女儿童、新疆的妇幼人。”

已经执行一年半援疆任务的林奇志,将继续在援疆路上走下去,“新疆缺医生,缺好医生。在剩下一年半的援疆时间里,我将继续在这里耕耘,不问艰辛、不计付出、把工作做得更精彩,做为人民服务的好医生,给新疆人民带去希望,让新疆更好,让人民更健康。”也许这就是林奇志,选择继续援疆的原因吧……(通讯员 刘敏、程守勤)